粵港澳大灣區科技創新蓬勃發展-深港合作引領未來
- 9 月 12, 2023

最近,國務院發佈了《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深圳園區發展規劃》。該規劃旨在以促進大灣區高品質發展為目標,加強深圳與香港在科技創新領域的合作,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關鍵節點。
根據規劃,到2025年,將基本建立高效的深港科技創新協同機制,取得深港科技創新開放合作的積極成果。
同時,皇崗口岸將完成整體重建,跨境基礎設施將實現互聯互通,實現運轉高效的通關查驗模式創新。深圳園區的監管模式將運作成熟,與香港園區實現要素流動、創新鏈條融通和人員交流順暢。另外,將建立與香港和國際全面對接的科研管理制度,集聚一批香港和國際優勢學科重點實驗室集群、卓越研究中心和頂尖企業研發中心,並取得一批重大成果。
到2035年,將全面形成與香港園區協同創新的格局,使科技創新國際化程度達到全球領先地位,促進創新要素的跨境自由有序流動,培育一批世界一流的創新載體和頂尖科技企業研發中心,成為世界級的科研樞紐,為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廣深港科技創新走廊建設提供有力支撐。
此外,正在興建的河套西132千伏變電站將加入多項環保建築元素,以綠化和現代設計融入周邊創科環境,該項目榮獲2022年度亞洲電力行業獎的「亞洲最佳輸配電項目金獎」。
這規劃從協同香港推動國際科技創新、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業中試轉化基地、推動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加強創新要素的集聚和人才培養等四個方面部署了主要任務。
措施將加強粵港澳大灣區的科技創新合作,推動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吸引高端人才,促進創新要素的跨境流動,為粵港澳大灣區的高品質發展提供有利支援。
其他新聞
- All Post
- 灣區聯盟

深圳至中山之間的深中通道於6月16日通過交工驗收,將通車在即。深中通道為一條由海底(珠江底)隧道及跨海(跨珠江)公路橋組成,貫穿深圳與中山,通車後,兩地的距離縮短為30分鐘。

一連三日(5月29至31日)於廣州廣交會展館舉行的第十五屆中國(廣州)國際物流裝備與技術展覽會(LET-a CeMAT Asia Event)於日前正式揭幕,作為年度智慧物流展覽焦點的德國漢諾威展覽中國站,大會以「數智工廠 • 智慧物流 • 機器人」為題

在「房地產+物流科技」PLT平台的創新智慧物流生態圈中,資產方的角色最為重要。資產方包括資金投入者和房地產供應方,他們擁有資金和實體物流地產,如倉庫、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等。這兩者都追求長期穩定的回報和資產增值,但缺乏營運物流資產的經驗。然而,PLT 平台中的生態圈可以補足物流營運和提升資產的能力。

隨著消費者對網上購物的需求不斷增加,物流行業也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和機遇。為了滿足日益增長的需求,物流營運方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來購買新型的物流設備,如自動化、智能化、數據化等,以提升營運效率和服務水準。然而,對許多物流營運方來說,這樣的投資可能是一個巨大的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