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危就有機!如何促進香港貨運業發展?
- 4 月 19, 2024

香港作為國際物流樞紐長期處於領導地位。然而近年內地港口快速崛起,香港貨櫃吞吐量 排名或有下滑趨勢。傳統優勢地位或被內地港口逐步取代,不少大企業更先行減持航運物流業務,反映行業前景轉弱。
香港報章有建議削減或改變香港貨櫃碼頭用地,是否言之過早?還是面對挑戰,應思考如何善用樞紐優勢,利用大灣區發展之便利,香港與珠江西岸城市加強聯繫以促進貨物轉運的方向更為可取?
香港特區政府早已推出《海運及港口發展策略行動綱領》,旨在鞏固香港國際航運中心地位,並將加強與大灣區內地城市如珠海、中山等的合作聯繫。兩地優勢互補,必能產生協同效應,推動區內貨物高效流通。
在此背景下,加強與大灣區內地城市的合作尤為重要。香港與珠三角城市如珠海、中山等在資源和產業優勢上互補互助,有利於共同打造高效智慧物流網路,促進整個大灣區貨物流通。
值得注意的是,任何發展模式應以“可持續”為原則。未來香港與內地可從物流平台、智慧科技等多維度深入探討,共同建設具有長遠可持續發展。
在此轉型關鍵時期,香港物流業應先行了解一下區內物流業發展新模式和潛力: https://bit.ly/4d0VACK
圖片來源:Yahoo 財經
其他新聞
- All Post
- 灣區聯盟

深圳至中山之間的深中通道於6月16日通過交工驗收,將通車在即。深中通道為一條由海底(珠江底)隧道及跨海(跨珠江)公路橋組成,貫穿深圳與中山,通車後,兩地的距離縮短為30分鐘。

一連三日(5月29至31日)於廣州廣交會展館舉行的第十五屆中國(廣州)國際物流裝備與技術展覽會(LET-a CeMAT Asia Event)於日前正式揭幕,作為年度智慧物流展覽焦點的德國漢諾威展覽中國站,大會以「數智工廠 • 智慧物流 • 機器人」為題

在「房地產+物流科技」PLT平台的創新智慧物流生態圈中,資產方的角色最為重要。資產方包括資金投入者和房地產供應方,他們擁有資金和實體物流地產,如倉庫、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等。這兩者都追求長期穩定的回報和資產增值,但缺乏營運物流資產的經驗。然而,PLT 平台中的生態圈可以補足物流營運和提升資產的能力。

隨著消費者對網上購物的需求不斷增加,物流行業也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和機遇。為了滿足日益增長的需求,物流營運方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來購買新型的物流設備,如自動化、智能化、數據化等,以提升營運效率和服務水準。然而,對許多物流營運方來說,這樣的投資可能是一個巨大的負擔。